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。在桂中、桂北種植,全生育期早稻 120.1 天,比對照五優(yōu) 308 長 1.4 天,晚稻 110.0 天,比對照天優(yōu)華占短 2.8 天。株型半直立,苗期叢生,分蘗力強,繁茂性較好,葉鞘綠色,葉片中等綠色,劍葉、倒二葉姿態(tài)半直立、葉舌長度中等長、葉舌形狀二裂;柱頭、穎尖均為白色,穎殼淺黃色,穗姿態(tài)中等下彎,穗二次枝梗中等多,穗分枝姿態(tài)半直立,穗上部 1/4 有極短到短芒,芒顏色(初期)白色,芒顏色(后期)淺黃色,谷粒長 8.6 毫米,長寬比 4.0。每畝有效穗數 19.2 萬,株高 106.6. 厘米,穗長 23.4 厘米,每穗總粒數 145.2 粒,結實率 54.8%,千粒重 26.4 克??剐裕旱?span style="color:#000000;font-family:宋體;font-size:12.005pt;">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 5.8、4.5,穗瘟損失率最高級 5 級;白葉枯病兩年分別為 5 級~ 9 級、7 級;中感稻瘟病、中感~高感白葉枯病。米質主要指標:糙米率83.7%,整精米率 64.4%,堊白度 0.3%,透明度 1 級,堿消值 6.7 級,膠稠度 84 毫米,直鏈淀粉含量 23.4%,粒長 7.1 毫米,長寬比 3.4。
根據廣西"綠百仙"聯(lián)合體試驗資料,2017 年參加廣西桂中、桂北稻作區(qū)早稻中熟組區(qū)域試驗,平均畝產 568.50 千克,比對照五優(yōu) 308 增產 5.57%;2018 年
續(xù)試,平均畝產 637.81 千克,比對照五優(yōu) 308 增產 3.31%;兩年區(qū)域試驗平均畝產 603.15 千克,比對照五優(yōu) 308 增產 4.44%;2018 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 603.57 千克,比對照五優(yōu) 308 增產 1.74%。
1、適時播種,培育壯秧:桂中、桂北早稻 3 月 15 日前,晚稻桂中 7 月 5 日前,桂北 6 月 30 日前播種。每畝大田用種量 1.25~1.5 千克,早稻秧齡不超過 30 天,晚稻秧齡不超過 25 天,不插老秧。
2、合理密植:插植規(guī)格 6 x 4 寸或 6 x 5 寸; 如用秧盤,每畝大田秧盤 45~50 只,4~4.5 葉時拋秧。
3、肥水管理:施足基肥,畝施過磷酸鈣 80~100 斤,碳銨 60~70 斤,尿素 10 斤,鉀肥 10 斤。早追肥,移栽后 7~ 10 天每畝施進口復合肥 30~40 斤、鉀肥 15 斤。
4、科學管水。淺水移栽、分蘗,移栽 20 天后及時排水曬田,幼穗分化前回水,抽穗揚花期保持田面水分,灌漿結實期干干濕濕,收割前一周曬田。
5、病蟲害防治。根據植保部門病蟲預報,及時預防稻瘟病、稻飛虱、稻縱卷葉螟和稻瘟病、稻曲病等病蟲害。
該品種符合廣西稻品種審定標準,通過審定??稍诠鹬?、桂北稻作區(qū)作早、晚稻種植。桂北稻作區(qū)作晚稻種植應在 6 月下旬播種。注意稻瘟病、白葉枯病等
病蟲害的防治。